中心动态

科学研究与交流

  • 7月26日,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志强院士团队及其合作者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subnational migration patterns driven by hydrological intrusion exposure”的研究论文,运用多源遥感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深入探讨了水文风险对全球46,776个城市单元移民的复杂非线性影响,填补了这一研究方向的空白。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交叉学科的博士生乔壬路,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中心大力发展智能科学,“人工智能+X”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
  • 仿生神经形态的智能感知系统是无人系统硬件研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人工神经突触器件是构建仿生神经形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之一。近期,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PI、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佳教授团队在面向无人系统的感知机理、器件研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相关工作成果近期发表Cell子刊(Device)论文1篇,Advanced Materials论文3篇。感知机理方面,为突破人工神经突触器件在智能感知方面需兼具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和对外界刺激灵敏性的限制,黄佳教授团队利用自由基的电荷捕获效应,诱导光调控突触行为探索出新型感知机理,发展了在化学环境剧烈变化下仍能正常工作的有机突触晶体管,成功实现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噪声过滤和对比增强特性。为无人系统构建具有可靠性能的神经形态感知系统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1】。图1:有机突触晶体管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噪声过滤和对比增强特性器件研发方面,由于缺乏具有热稳定性的有机光电神经突触器件,目前仿生视觉感知系统在无人系统高温场景应用仍面临诸多限制。黄佳教授团队基于热稳定半导体聚合物研制了有机高温突触光电晶体管,利用高分子链互穿网络结构设计,在室温至2
  • 近日,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严钢教授团队在复杂系统隐含随机动力学的可解释推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Learning interpretable dynamics of stochastic complex systems from experimental data”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实际复杂系统不仅表现出高动态和非线性,而且具有内稟随机性,其动力学行为适宜用随机微分方程(SDE)进行定量描述。然而,很多实际复杂系统的内在动力学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需要从观测数据中逆向推断隐含的SDE。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反问题。近年来,数据驱动的动力系统方程推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很多方法仅关注单体动力学或确定性的动力学,较少考虑系统的随机性,且主要在模拟的标准数据集上进行方法性能比较,鲜少应用于实际复杂系统的实验数据。为此,严钢教授团队将前期提出的方法框架进行了拓展,新得到的朗之万图网络(Langevin Graph Network, LaGNA)能够对具
  •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线上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1月18日下午,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KIT)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线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KIT外事办公室中国项目负责人韩婕主持,双方共有九位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与会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并进行了学术探讨。医学院成昱教授以“磁性微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为题,重点介绍了团队从仿生的角度研发的一种模拟趋磁菌内部磁小体有序结构、具有集群行为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驱仿生手术机器人。化学学院柳华杰教授作了题为“单分子DNA巡航仪解决迷宫问题”的报告,介绍了具有计算能力和分子智能的单分子DNA巡航技术及其实现纳米尺度的迷宫行走等内容。电信学院周艳敏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多模态感知信息融合的机器人柔顺操作”的报告,介绍了团队针对人机交互场景下机器人认知能力有限、适应能力低的问题,提出的基于多模态机器人感知电子皮肤系统和多源模型驱动数字孪生系统的虚实融合机器人任务学习方法,并交流了在该领域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的Franziska

学术活动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川和路55弄17号楼

邮编:201210

Email:srias@tongji.edu.cn